Intelligent Surface Science and Nanofabrication Group

智能化表面科学及纳米制造课题组

培养理念

"重基础、跨学科、国际化"

这三个特点贯穿我们的培养体系。"重基础"即意味着扎实的物理、化学和仪器设备知识,以及基本的编程和人工智能/机器学习等技能;"跨学科"即这几种不同学科或基础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,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在我们表面科学领域的课题中;"国际化"意味着具有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,包括出色的读、写英文论文,能胜任国际会议或国外实验室中的交流的听、说能力。

努力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国际交流能力。

我们的研究兴趣

一方面鼓励自由探索,一方面结合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。

  1. 人工智能在微纳操控与测量中的应用,包括机器视觉、自动目标识别和性能预测。
  2. 原子级制造用于未来碳基电子学器件。
  3. 在单分子尺度下研究结构与性能关系,探索其量子特性,指导和发展新型材料。

当然我们也鼓励和支持有能力、有志向的学生自由探索。

课题组的基本情况

我们是一个材料表征+人工智能方法为主要手段的研究小组,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要导向、搭建富有"战斗力"的团队。

具体表现为,我们科研产出的主要指标是高水平学术论文;谨慎招生,对每一个学生都会尽量付诸足够的精力。除了独立的课题外,每一位学生需要主导或独立掌握或开发一项实验技术,即软件或硬件的设计和开发。硬件包括真空技术、扫描探针技术和仪器辅助设备等,软件包括数据处理、计算编程和机器学习等。

理想的学生特质

  1. 有进取心、志向远大、不甘于平凡
  2. 对于物质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分子尺度下的物理化学机制有好奇心。
  3. 具有强烈时间观念和执行力(我们会因人而异制定紧凑的学习计划),清晰的短中长期规划。
  4. 不局限于自身已有的"领域知识",乐于接受调整,突破自己的"舒适区域"。
  5. 找寻一流科研环境,有强烈提升自己的意愿,并且能沉得下心,有恒心和迎难而上的魄力。
  6. 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(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研发等)的意愿。

与我们课题组不契合的学生

  1. 与以上几点强烈冲突。
  2. 无法胜任"重基础、跨学科、国际化"的培养要求。
  3. 求学目的仅是为了收获一个学位,为了"身份"的提升。